——古今导引大成序
一、什么是导引
导引,是上古先民发现的一种依靠形体动作意识来引导精气神,来修养身体,达到健康长寿目的的养生方法。
导引一词出自于《庄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导引,也称作道引,在古代道和导的字义还没有分开的时候,曾经是同一个字,后来表达引导的字义被单独剥离出来,就叫做导引。后人对导引的理解,或理解为呼吸和动作,或理解为动摇筋骨肢体。但无论呼吸还是运动,都属于形体动作,个人倾向于导引就是引导,就是靠动作和意识来引导精气神形的自我恢复。
尤其需要说明的是,导引并不是气功,导引并不以用意、引气为主,仅有个别导引夹杂有用意、引气的内容。导引虽有多种方式,但基本以形体运动为主,如果与一些现代方法对比,他更接近于运动疗法,而比现在的运动疗法更为科学有效。
二、导引的起源和发展
《吕氏春秋·古乐》记载:昔阴康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雍塞,不行其原,民气郁淤而滞著,筋骨瑟缩不达,故作舞以宣导。导引和舞蹈是同根同源的,又或者说导引和舞蹈不分的。这个时候的舞蹈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先民在畋猎劳作之时,感到身体劳累拘束,不由自主就做出某些动作,发现这些动作可以使人体得到良好的休养和恢复,于是就将这些动作编成舞蹈,在劳作间隙集体进行舞蹈。
二是出于战争,拿着干戚、兵戈跳舞,以做鼓舞士气、训练体能、庆祝胜利乃至威吓敌人使用。《韩非子》中记载:当舜之时,有苗不服,禹将伐之。舜曰,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有苗乃服。
三是出于祭祀,巫祝们在祭祀祖先和天地时,放松肢体和精神,随着本能手舞足蹈,逐渐形成祭祀之舞,例如庄子中记载的桑林之舞就是祭祀之舞。《周礼》记载的黄帝《云门》、尧《大咸》、舜《大韶》、禹《大夏》、汤《大濩》和周公《大武》均为祭祀之舞。
随着时代发展,舞蹈的养生功能与礼教、审美功能逐渐分离,趋向于专业化。就有了导引和舞蹈的分别,导引部分逐渐趋向于更专业的治病和养生。出于生活条件、文化传播、阶层分化等多方面的原因,导引逐渐成为士大夫阶层的专利,
在古代,导引曾被称为松乔之术,松即赤松子,是炎黄二帝时期的人物,乔是王子乔,东周灵王太子。传说此二人都是神仙,擅长导引之术,养生延寿,于是又有松乔之寿的说法。在古代导引专著中,记载有赤松子导引法和王子乔八神导引法,未知是否托名,但结合《庄子》中的描述,至少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导引至少在战国时期,甚至在春秋抑或三皇五帝时期,就有一定程度的传播了。
《庄子·刻意》属于《庄子》外篇,大概是庄子的弟子门人所录,其中说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大概说明了当时导引的主要内容就是呼吸采气以及学习动物的动作。但在1984年张家山汉墓出土的中国最早的导引学专著《引书》中,导引的体系已经较为完备,并不拘泥于仿生动作。这本书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导引图许多内容都可以互相印证,创作年代都不晚于汉朝初年。考虑到一个完备的导引体系最少要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与完善,不可能突兀的出现,可见我们祖先对于导引的运用是非常早的了。
汉朝之后,导引在专业化方面,经历了几次大的发展。
《引书》中的导引,既有用于治病的,又有用于养生的,但以治病为主。华佗《五禽戏》是第一部专用于健身养生的套路导引。虽然仍然具有治病的功效,但在功能上已经分化开来,可以说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五禽戏在弱化了治病功效的基础上,强化了养生效果,更全面的锻炼身体各个器官,并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导引的副作用,使导引可以作为日常锻炼身体所用,但五禽戏在内脏和筋骨锻炼方面强度很大,体弱者不适合过多练习。
隋朝的时候,太医令巢元方集合众人之力,编纂了《诸病源候论》,书中的导引法部分,对应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针对性解决方案,在治病方面更加专业化,是导引专业化的又一个里程碑。但由于该书属于多人汇编作品,其中收录的导引未免良莠不齐,部分导引描述晦涩难解。
立式《八段锦》是导引趋向于养生专业化的扛鼎之作,可谓集养生导引之大成,现代多种导引,都与《八段锦》关系不浅。现代《八段锦》套路大致成形于北宋时期,但《八段锦》中的主要体式,在《引书》《诸病源候论》中可以找到记载并已经非常成熟了。《八段锦》在养生领域,可以说已经没有什么缺陷了。
而明末天台山紫凝道人所创《易筋经》同样借鉴了许多古代体式动作,但其侧重于筋骨气力的锻炼,更适合作为习练武术的辅助,或者说可以作为武术的内功。类似于武术辅助类导引还有很多优秀作品,但赖于小说吹捧,《易筋经》最为有名,可作为武术辅助类导引的代表。
说到导引,就难免要提气功,提到气功,就难免要提气功大潮。气功大潮时期,某些大师乘风而起,愚弄民众。笨可归于科学的导引也被大师们归入故弄玄虚的气功一类,并以气功思想来指导导引练习,出现很多偏差。及至退潮,大师裸泳,气功名声扫地,导引也被拖累为人唾弃。而经历了西方式改造的印度瑜伽鸠占鹊巢,填补了导引健身的空缺。
起源于印度苦行派和性力派的两派瑜伽,本来是作为苦行僧以身体痛苦锻炼精神以及婆罗门教圣女开发各种姿势所用,并不专业于健身养生。瑜伽中有好多姿势都是反人类的,不符合人体力学的。但由于商业运作和炒作宣传的成功令人误以为瑜伽是健身养生的。商业模式的成功也使瑜伽获得资本的青睐,掩盖了瑜伽伤身的事实。而瑜伽在推广过程中,不停的抄袭篡改各种导引体式,但由于并不真正了解导引,以瑜伽思想去练导引,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事实上,很多导引师对导引也是一知半解,通过看书,或者和气功师、武师学习,由于体系混杂不得真传,自然难以达到预想效果,甚至不能养生反而害生。
三、导引有什么用处(人为什么会生病)
那么导引具体有哪些作用呢?唐朝成玄英注《庄子》:导引神气,以养形魄,延年之道,驻形之术。晋时李颐注《庄子》:导气令和,引体令柔。
导引的第一作用就是治病。
《素问·异法方宜论》中说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故道引按跷者,亦从中央出也。
说到治病,先要了解人为什么会生病。人会生病,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内因,人有七情六欲,剧烈的情绪波动,大喜大怒大悲,令人五脏六腑之气过盛过衰,脏腑生克不调运转不畅,产生内湿内热内寒等内邪,身体阴阳运转产生问题,气血随之出现瘀滞。
其次是外因,人体难免受到外界风寒湿热燥火之气的侵袭,加上起居不适应寒暑变化,外界邪气侵入身体,影响人身气血正常运行,对人精气和身体造成各种伤害。
第三是综合因素,由于劳逸无度,导致身体劳损或筋骨松懈,精神过于紧张疲惫,熬夜或过度睡眠,导致精神精力的损耗;或饮食不协调不节制,过饥过饱,使病从口入;或意外导致的跌打损伤对机体造成的伤害。
知道了人为什么会生病,就知道怎样去病了。保养精气、驱除邪气、顺天应人、调和阴阳及脏腑均衡,人就可以做到无病。
首先人的不要令自己的情绪过于剧烈,做好能够令情绪平稳澹泊。其次是居家外出时尽量避免风寒湿热燥火之气的伤害,这就叫做居善地。人体需要顺应四季变化,冬天勿使太寒,但也不要过于保暖,夏天勿使太热,更不要过于寒凉。三是劳逸结合,保持一定的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避免身体过劳、精神过于紧张或压抑。饮食要有节制,且尽量避免意外伤害的可能。上面这些,可以达到预防生病的效果。
而导引,除预防疾病,还能做到令疾病康复的效果。《云笈七签·宁先生导引法》中说,导引者,令人肢体骨节中诸邪气皆去,正气存处。行气者,则可补于里,导引者,则可治于四肢,自然之道,但能勤行,与天地相保。
导引中有一部分是专用于治病的,是我国古代的经验科学。导引通过摇动肢节,通达经络,去滞化瘀,排除人身内外邪气,调动精气,使疾病得到恢复。同时,导引调理阴阳转化和五脏六腑的精气运化,即可使身体各部分正常运行,加强身体恢复能力,令疾病得到恢复。
其中,针对性比较强的,往往如同普通的药物,相对偏性较大,大多只适用于治病,而不适宜用来养生。针对性比较差的,往往如同上药,偏性比较小,对疾病的效果不那么好,但日常养生的效果较好。这就是导引的第二种作用,养生。
导引可以养生,一个是通过对气血的调理来调整人身的阴阳平衡、五脏平衡、上下平衡、左右平衡乃至于神形平衡,来保持人体内部器官的健康运行;一个是通过肢体活动,使人体得到活动和休息,既不过逸,也不过劳。
没错,就是休息。华佗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但导引,不仅仅是劳动,还是休息。人体器官因为过劳,导致瘀滞和损伤,往往的不好良好的恢复,而导引,可以让这些器官休养生息,恢复活力与生机。
人体内脏与四肢,均能顺应天时地气,正常运行,还能得到良好的恢复,那么自然就可以无灾无病、延年益寿。
导引的第三个作用是修真入道。这一点不属于本篇的讨论范围
四、导引的分类和流派
导引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
按照导引的具体方法,导引可以分为呼吸导引、按跷导引、音诀导引、肢体导引、仿生导引、意念导引。其中按跷导引逐渐发展为按摩拍打,音诀导引大半失传,而意念导引,弊端极大,后来被称为气功。仿生导引,和根据人体活动开发的肢体导引,都是导引重要的起源之一。
按照练习姿势,导引可分为立式导引、坐式导引、卧式导引。
按照导引的动静特点,导引可分为动势导引和定势导引,但有很多导引,在动势中夹杂定式。早期的定势导引,固定不动的时间较短,部分定势导引在后世逐渐发展成桩法,定住不动的时间也大大延长了。
按照动作的连贯性,导引可以分为散式导引和套路导引,导引发展的前期基本为散式导引,以医疗作用为主。中后期套路导引越来越多,作用更加多样化。
按照导引的效果和目的,可以分为康复导引、养生导引、武术导引、修炼导引。
按照导引的流派,可以分为形势派和神气派。这两条路子,一个偏重于形,一个偏重于神气,一个偏重于治病,一个偏重于养生。偏重于形的导引,就是利用身形动作姿势,来自动调理筋骨肌肉气血。偏重于气的导引,是通过动作、潜意识的影响,直接调动身体中的气血,继而达到调整经脉肌肉筋骨的目的。可以说,就像小说中华山派的气宗和剑宗。五禽戏就是剑宗,独孤九剑;引气篇就如气宗,紫霞神功;八段锦就是比较均衡的,两者都不差,但很难说做到了极点。
五禽戏、八段锦还有我所传五段锦、引气篇都是以养生为主旨的。但五禽戏在套路中是偏重于形的典型,五段锦、八段锦是中和的典型,而引气篇可以作为偏重于气的典型。我们在练习时可以根据情况有所选择。正常锻炼养生,还是要练五禽戏、八段锦、五段锦,如果是有了合适的条件,用于修炼,要以引气篇为主,八段锦或五段锦为辅,其中引气篇最好有了一定功夫之后再练。
五、导引的原理
呼吸法的运用(略)
意念的运用(略)
呼吸意念混合运用(略)
音诀法的运用(略)
肢体姿势的运用(略)
心理情志疗法(略)
食药的运用(略)
导引的忌讳(略)
六、导引的不同境界
导引练习有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境界,我们这里简单分为三个境界,初级境界强身健体,中级境界去病延年,高级境界天人合一。活动肢节,强身健体,于导引而言,是尚未真正入门的浅层次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体质得到增强,身体处于较强的平衡状态,平时不生病或很少生病。但体内深层次的病因并未去除,在锻炼过程中也难免对身体造成一些损耗。等到年纪变大,体力衰减,身体平衡变差,难免爆发出来,偿还之前的亏损。所以这种状态,可谓是健身而不能养生,强身而不能长寿。这种状态与一般体育运动差别不大,只是亏损少些。
养生去病、延年益寿,是真正跨入了导引的深层境界。在这个阶段,人体阴阳五脏六腑、上下气血,达到一种弱势的稳定平衡状态,体质逐渐得到提升,身体中积累的风寒湿邪老病根逐渐消除,大病不生,小病很快就能恢复。甚至于到达身体能随时随地排除外邪侵扰而不生杂病的程度。到这个程度,随随便便就能活个百十来岁,甚至于得享人元之寿一百二十年,虽非仙人,就如同仙人在世。
天人合一是高级的导引境界。人与万物自然融合一体,与风气山林居于一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到达这种境界,一举一动,没有不合乎自然的。人在山林之中,有望超越一元之寿,乃至达到比一百二十岁更长的寿命。按照古人说法,可以进一步追求成仙了道,长生不老,与天同寿。我们虽然不信,但科学也不能完全排除这种情况的存在,最少延年益寿总是有的。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号,添加朋友,粘贴微信号,搜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