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肝经经络详解

发布者:每品益方发布时间:2022-08-09访问量:177

肝经经络

足厥阴肝经循经路线:从大趾背毫毛部开始(大敦),向上沿着足背内侧(行间、太冲),离内踝一寸(中封),上行小腿内侧(会三阴交;经蠡沟、中都、膝关),离内踝八寸处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上膝腘内侧(曲泉),沿着大腿内侧(阴包、足五里、阴廉),进入阴毛中,环绕 部,至小腹(急脉;会冲门、府舍、曲骨、中极、关元),夹胃旁边,属于肝,络于胆(章门、期门);向上通过膈肌,分布胁肋部,沿气管之后,向上进入颃颡(喉头部),连接目系(眼球后的脉络联系),上行出于额部,与督脉交会于头顶。它的支脉:从目系下向颊里,环绕唇内。它的支脉:从肝分出,通过膈肌,向上流注于肺(接手太阴肺经)。

肝经经络穴位准确位置图

肝经在哪里

足厥阴肝经一侧14穴(左右两侧共28穴),其中12穴分布于下肢内侧,其余2穴位于腹部及胸部。首穴大敦穴,末穴期门穴。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病症、神经系统病症、肝胆病症、眼病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之病症。

肝经穴位

本经穴位:大敦穴、行间穴、太冲穴、中封穴、蠡沟穴、中都穴、膝关穴、曲泉穴、阴包穴、足五里穴、阴廉穴、急脉穴、章门穴、期门穴。

(1) 大敦穴

[定位]在足大指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解剖]有足趾背动、静脉;布有腓神经的趾背神经。

[主治]疝气,缩阴,阴中痛,月经不调,血崩,尿血,癃闭,遗尿,淋疾,癫狂,痫证,少腹痛。

[配伍]配内关穴、水沟穴治癫、狂、痫和中风昏仆;配膻中穴、天突穴、间使穴治梅核气。

[刺灸法]斜刺0.1--0.2寸,或用三陵针点刺出血;可灸。

[附注]肝经井穴。

(2) 行间穴

[定位]在足背侧,当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解剖]有足背静脉网;第一趾背侧动、静脉;腓神经的跖背侧神经分为趾背神经的分歧处。

[主治]月经过多,闭经,痛经,白带,阴中痛,遗尿,淋疾,疝气,胸胁满痛,呃逆,咳嗽,洞泻,头痛,眩晕,目赤痛,青盲,中风,癫痫,瘛疭,失眠,口喎,膝肿,下肢内侧痛,足跗肿痛。

[配伍]配睛明穴治青光眼、降眼压;配太冲穴、合谷穴、风池穴、百会穴治肝火上炎、头痛、眩晕、衄血;配中脘穴、肝俞穴、胃俞穴治肝气犯胃之胃痛;配中府穴、孔最穴治肝火犯肺干咳或咯血。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肝经荥穴。

(3) 太冲穴

[定位]在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解剖]在拇长伸肌腱外缘;有足背静脉网,第一跖背侧动脉;布有腓深神经的跖背侧神经,深层为胫神经足底内侧神经。

[主治]头痛,眩晕,疝气,月经不调,癃闭,遗尿,小儿惊风,癫狂,痫证,胁痛,腹胀,黄疸,呕逆,咽痛嗌干,目赤肿痛,膝股内侧痛,足跗肿,下肢痿痹。

[配伍]配大敦穴治七疝;泻太冲穴、补太溪穴、复溜穴治肝阳上亢之眩晕;配合谷穴为开四关又治四肢抽搐;配肝俞穴、膈俞穴、太溪穴、血海穴治贫血、羸瘦;配间使穴、鸠尾穴、心俞穴、肝俞穴治癫狂痫。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肝经输穴、原穴。

(4) 中封穴

[定位]在足背侧,当足内踝前,商丘与解溪连线之间,胫骨前肌腱的内侧凹陷处。

[解剖]在胫骨前肌腱的内侧;有足背静脉网;布有足背侧皮神经的分支及隐神经。

[主治]疝气,****痛,遗精,小便不利,黄疸,胸腹胀满,腰痛,足冷,内踝肿痛。

[配伍]配胆俞穴、阳陵泉穴、太冲穴、内庭穴泄热舒肝,治黄疸、疟疾;配足三里穴、阴廉穴治阴缩入腹、****痛、遗精、淋症、小便不利。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肝经经穴。

(5) 蠡沟穴

[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5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

[解剖]在胫骨内侧面下三分之一处;其内后侧有大隐静脉;布有隐神经的前支。

[主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阴挺,阴痒,疝气,小便不利,睾丸肿痛,小腹痛,腰背拘急不可俯仰,胫部酸痛。

[配伍]配百虫窝穴、阴陵泉穴、三阴交穴治滴虫性阴道炎;配中都穴、地机穴、中极穴、三阴交穴治月经不调、带下症、睾丸炎;配大敦、气冲治睾肿、卒疝、赤白带下。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附注]肝经络穴。

(6) 中都穴

[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7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

[解剖]在胫骨内侧面中央;其内后侧有大隐静脉;布有隐神经的中支。

[主治]胁痛,腹胀,泄泻,疝气,小腹痛,崩漏,恶露不尽。

[配伍]配血海穴、三阴交穴治月经过多和崩漏、产后恶露不绝;配合谷穴、次髎穴、三阴交穴治痛经;配脾俞穴、阴陵泉穴治白带症;配足三里穴、梁丘穴治肝木乘土之腹胀、泄泻;配太冲穴治疝气;配三阴交穴、阴陵泉穴、膝阳关穴、膝关穴、伏兔穴、箕门穴治下肢痿痹瘫痛。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附注]肝经郄穴。

(7) 膝关穴

[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髁的后下方,阴陵泉后1寸,腓肠肌内侧头的上部。

[解剖]在胫骨内侧后下方,腓肠肌内侧头的上部;深部有胫后动脉;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胫神经。

[主治]膝膑肿痛,寒湿走注,历节风痛,下肢痿痹。

[配伍]配足三里穴、血海穴、阴市穴、阳陵泉穴、髀关穴、伏兔穴、丰隆穴治中风下肢不遂、小儿麻痹等;配委中穴、足三里穴治两膝红肿疼痛。

[刺灸法]直刺0.8--1寸;可灸。

(8) 曲泉穴

[定位]在膝内侧,屈膝,当膝关节内侧端,股骨内侧髁的后缘,半腱肌、半膜肌止端的前缘凹陷处。

[解剖]在胫骨内髁后缘,半膜肌、半腱肌止点前上方;有大隐静脉,膝最上动脉;布有隐神经、闭孔神经,深向腘窝可及胫神经。

[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白带,阴挺,阴痒,产后腹痛,遗精,阳痿,疝气,小便不利,头痛,目眩,癫狂,膝膑肿痛,下肢痿痹。

[配伍]配丘墟穴、阳陵泉穴治胆道疾患;配肝俞穴、肾俞穴、章门穴、商丘穴、太冲穴治肝炎;配复溜穴、肾俞穴、肝俞穴治肝肾阴虚之眩晕、翳障眼病;配支沟穴、阳陵泉穴治心腹疼痛、乳房胀痛、疝痛;配归来穴、三阴交穴治肝郁气滞之痛经、月经不调;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附注]肝经合穴。

(9) 阴包穴

[定位]在大腿内侧,当股骨上髁上4寸,股内肌与缝匠肌之间。

[解剖]在股内肌与缝匠肌之间,内收长肌中点,深层为内收短肌;有股动、静脉,旋股内侧动脉浅支;布有股前皮神经,闭孔神经浅、深支。

[主治]月经不调,遗尿,小便不利,腰骶痛引小腹。

[配伍]配交信穴治月经不调;配关元穴、肾俞穴治气虚不固之遗尿;配箕门穴、足五里穴、血海穴治膝股内侧疼痛,小儿麻痹的肌萎缩。

[刺灸法]直刺0.8--1寸;可灸。

(10) 足五里

[定位]在大腿内侧,当气冲直下3寸,大腿根部,耻骨结节的下方,长收肌的外缘。

[解剖]有内收长肌,内收短肌;有股内侧动脉浅支;布有闭孔神经浅支和深支。

[主治]少腹胀痛,小便不通,阴挺,睾丸肿痛,嗜卧,四肢倦怠,颈疬。

[配伍]配三阳络、天井穴、历兑穴、三间穴治嗜卧欲动摇。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11) 阴廉穴

[定位]在大腿内侧,当气冲直下2寸,大腿根部,耻骨结节的下方,长收肌的外缘。

[解剖]有内收长肌和内收短肌;有旋股内侧动、静脉的分支;布有股神经的内侧皮支,深层为闭孔神经的浅支和深支。

[主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少腹疼痛,股内侧痛,下肢挛急。

[配伍]配曲骨穴、次髎穴、三阴交穴治湿热下注之月经不调、白带多、阴门搔痒、股癣等;配肾俞穴、大赫穴、命门穴、太溪穴治妇人不孕、男子不育症;配委中穴、次髎穴、膀胱俞穴治膀胱炎、膀胱结石。

[刺灸法]直刺0.8--1寸;可灸。

(12) 急脉穴

[定位]在耻骨结节的外侧,当气冲外下腹股沟股动脉搏动处,前正中线旁开2.5寸。

[解剖]有阴部外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的耻骨支,外方有股静脉;布有髂腹股沟神经,深层为闭孔神经的分支。

[主治]疝气,阴挺,****痛,少腹痛,股内侧痛。

[配伍]配大敦穴治疝气、阴挺、****痛、阳痿;配阴包穴、箕门穴、曲泉穴、足五里穴治下肢痿瘫、小儿麻痹。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13) 章门穴

[定位]在侧腹部,当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

[解剖]有腹内、外斜肌及腹横肌;有肋间动脉末支;布有第十、十一肋间神经;右侧当肝脏下缘,左侧当脾脏下缘。

[主治]腹痛,腹胀,肠鸣,泄泻,呕吐,神疲肢倦,胸胁痛,黄疸,痞块,小儿疳积,腰脊痛。

[配伍]配足三里穴治荨麻疹、组织胺过敏症;配天枢穴、脾俞穴、中脘穴、足三里穴治肝脾不和之腹胀、痞块、胁痛、泄泻、消瘦;配肾俞穴、肝俞穴、水道穴、京门穴、阴陵泉穴、三阴交穴、阳谷穴、气海穴治肝硬化腹水、肾炎。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附注]脾经募穴,八会穴之脏会。

(14) 期门穴

[定位]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解剖]有腹直肌,肋间肌;有肋间动、静脉;布有第六、七肋间神经。

[主治]胸胁胀满疼痛,呕吐,呃逆,吞酸,腹胀,泄泻,饥不欲食,胸中热,咳喘,奔豚,疟疾,伤寒热入血室。

[配伍]配大敦穴治疝气;配肝俞穴、公孙穴、中脘穴、太冲穴、内关穴治肝胆疾患、胆囊炎、胆结石及肝气郁结之胁痛、食少、乳少、胃痛、呕吐、呃逆、食不化、泄泻等。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附注]肝经募穴。

肝经的作用

肝脏从现代医学而言,具有解毒和储藏养份的作用,并且是维持生命不可或缺的脏器之一。然而,在中医医学的领域中,肝和肾一样,担负着维持人的生命机能的重要任务。肝属木,可称之为人体的将军。将军率领着抵御外敌的军队,肩负排除体内、体外不断拢击的毒素的任务,是一个专司解毒的脏器。肝经发生异常时,身体即会呈现各种不适的症状。如:脸煞费苦色不佳、喉干、恶心等。下痢。阴部痛、腰痛。脚的第三、指痛。焦燥、缺乏决断力。肝经的经脉是由拇趾开始,和肾经、脾经交叉后往上行,经过性器而来到脐下约三寸之处。然后再由此地经过第九肘骨的前端,通过肝、胆等内脏。肝经由此继续往上行,并在眼下分为左右两条,一条直通头上的肾脉,一条绕往唇部终止。肝经在第九肋骨处虽然有一个分叉,但是和十二经脉的起始肺经相衔接。因此,又因到十二经脉的最初经脉,形成生命永远的循环通道。

肝经不通的症状

足厥阴肝脉过阴器,抵小腹,布胁肋,肝脉受邪,经气不利,则胸胁胀满,少腹疼痛,疝气;肝脉上行者循喉咙,连目系,上出额至巅顶,本经经气不利则巅顶痛,咽干,眩晕;肝主疏泄,肝气郁结,郁而化火则口苦,情志抑郁或易怒。

肝经不通的常见症状:口干、口苦、情志抑郁、胸胁胀痛;眩晕、血压不稳、易怒冲动;皮肤萎黄、易倦、乏力、前列腺肥大;月经不调、乳房疾病、小便黄。

刮肝经的功效

肝还有一个功能是肝主筋。所谓的筋,就是连缀四肢百骸,并富有弹性的筋膜。有人出现阳痿、痔疮等病症,中医认为这都是肝主筋的功能出现了问题,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肝藏血,当肝脏出现问题,体内的血液就不充足,血液不充足,就无法滋养润滑身体的筋膜,于是就出现阳痿、痔疮等病症。

肝脏出现问题的人越来越多,这和很多人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比如,晚上本来就是在家里睡觉的时间,尤其是凌晨1~3点,肝经当令,正是养肝血的最佳时机,如果不睡觉,就养不了肝血。如果这时候你为了应酬大量喝酒,就会增加肝疏泄毒素的负担,长此以往,你的肝只能是越来越糟。

刮肝经除了可以泻肝火之外,还可以打通肝经,让这条经络的气血畅通。肝经的气血畅通,肝主藏血的疏泄功能就会强大起来,体内的筋也会更富有弹性,人的身体怎会不健康、不强壮呢?

刮肝经方法

刮肝经的方法很简单,可用掌根从大腿根部推至膝盖处。也可握拳后,用四指的第二个关节向下推。每次推300下。如果觉得疼痛受不了,或者怕划伤皮肤,也可涂一些肥皂或者其他具有润滑作用的油脂。

肝经可以消除肝脏内的火气。肝火旺会让人出现口渴欲饮、小便黄、发热、舌红苔黄、脉弦数等症状,有些人还会伴随着易怒、眼干。我有一个朋友就是典型的肝火旺,上面的症状在他身上几乎都能找到。

我建议他每天推刮肝经,肝火两周后就被清除了。后来他告诉我,开始时感觉大腿根部疼痛难忍(这是经络被激活),接着痛的位置下移,到了膝盖内侧附近(这是肝火被泻),几天后这种疼痛的症状全部消失了,脾气好了很多,晚上睡觉也踏实了。最意想不到的是,刮肝经之后,大腿竟然瘦了一圈。

肝主藏血,指的是肝还有疏泄功能,人的生发之机全都仰赖肝的这个功能。如果一个人经常生气或心情郁闷,就会破坏肝的疏泄、生发功能,导致气郁,气郁则血流不畅,必然出现浑身无力、四肢冰冷的症状。长期下去就会影响到其他的脏腑。

刮肝经瘦腿的最快方法

姿势∶一只脚提起,踩在稳定的地方,大腿与地面平行,是四指并拢捏拳,用指关节的第二节推刮,从根部往膝盖方向刮。

或者,洗澡的时候选择按摩大腿内侧根部,顺着大腿的方向,往返式地推揉;还可以先用肥皂水润滑大腿,再四指并拢,用第二关节刮推,效果会非常明显。

一般来说,最初一两次按摩大腿内侧并不会马上见到效果,但是只要两三次以后,皮下开始痛,表明大腿上的赘肉开始起变化了,这时千万不要放弃,应当继续按摩。

先只刮内侧,大腿根部到膝盖段,等过段时间皮下疼痛转移到膝盖内侧了,就主攻膝盖到小腿内侧,坚持四周,会有明显的效果,精神也会变好,肝也得到了疏通,中医说的清肝明目,泻肝火,疏肝利胆可以通过这个方法来辅助治疗。

大腿内侧的肝经疏导畅通后,会大大改善肝脏对血液的排毒功能,脸上的痘痘和口臭问题都同时迎刃而解了!

刮肝经的最佳时间

1、坚持做,4个星期为一疗程。

2、做的时间可以由少至多,力度由轻到重。

3、集中力量先功肝经,不要四处出兵。

4、晚上11点之后不要刮肝经,也不要按摩肝经的穴位,容易肝火太盛导致失眠。

5、别按摩太久,3-5分钟好,过犹不及。

6、别按太多经络,一段时间集中按摩一到两条,贪多乱按反而没效果!

关注净尘每日健康,学习养生知识,调理方法,我的身体我做主!

可查询的疾病有:

小儿疾病、感冒、咳嗽、失眠、打呼噜磨牙、打嗝、牙痛、腰痛、腿痛、膝盖痛、痔疮、便秘、颈椎病、腰间盘突出、肝病、胃病、补肾、补血、手脚病、眼病、鼻炎、咽炎、口腔溃疡、皮肤病、静脉曲张、脑出血、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心血管、痛风、癌症、男科、解酒、妇科、经期保养、乳腺增生、乳腺癌、坐月子、丰胸、美容、痘痘、白发、脱发、肥胖、瘦腰、瘦弱、湿气、经络、中成药、食物属性中医诊断学:中医辩证、面诊、舌诊、目诊、汗诊、背诊、青筋、指甲、月经这些方法治百病:打坐、拉筋、滚背、刮痧、拍打、敲胆经、艾灸、揉地筋、醋泡蛋、姜健康手册:中老年保健、急救常识、水果养生、穴位按摩、黄帝内经、穴位查询 、名医金方

微信号复制成功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号,添加朋友,粘贴微信号,搜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