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户外活动除了做好防晒措施,还要注意蚊虫叮咬的问题。虽然绝大多数的叮咬对人体无害,但有些会因蚊虫携带病毒细菌而将疾病传染给人类,如登革热或莱姆病,因此仍须小心防范。受到叮咬时,若能快速根据蜱虫、恙螨、跳蚤、臭虫等咬后的症状分辨是哪种蚊虫,就能很快对症下药
夏天到了,户外活动除了做好防晒措施,还要注意蚊虫叮咬的问题。虽然绝大多数的叮咬对人体无害,但有些会因蚊虫携带病毒细菌而将疾病传染给人类,如登革热或莱姆病,因此仍须小心防范。受到叮咬时,若能快速根据蜱虫、恙螨、跳蚤、臭虫等咬后的症状分辨是哪种蚊虫,就能很快对症下药,但有时候因为时间太快、蚊虫体积太小,而往往没有注意,等到其中一个或多个症状出现才发现自己受到攻击:
▲肿胀,可能会集中在患处或扩散到全身
▲红肿或起疹子
▲患处疼痛或肌肉痛
▲搔痒
▲叮咬部位或四周出现热症
▲叮咬处发麻或刺痛
▲发烧
▲呼吸困难
▲恶心或呕吐
▲肌肉痉挛
▲心跳加快
▲嘴唇或喉咙肿胀
▲意识混乱或丧失
不同的蚊虫叮咬会让皮肤出现不同状况,有些很难区分,以下列出常见的如蜱虫、恙螨、跳蚤、臭虫等咬后的症状。
臭虫是红褐色的小昆虫,通常有股特别辛辣的臭味。以吸食人血或是其他哺乳类或是鸟类的血液维生,晚上吸血白天躲藏,通常藏身在墙壁、地板的裂痕或裂缝中,也可能藏在床垫下或是老旧家具中。臭虫叮咬时会注入抗凝血剂,及玻尿酸酵素、蛋白酶、激肽等物质,依免疫反应的不同,可能产生红肿、膨疹、荨麻疹样丘疹或是水疱。第一次被叮咬的患者可出现出血性的小斑,严重者可导致全身性过敏反应。
臭虫叮咬咬后的症状包括搔抓后导致续发性细菌感染、脓痂疹、蜂窝性组织炎、淋巴管炎、臁疮等。
潮湿温暖的气候,正是跳蚤繁殖的最佳时节。被跳蚤叮咬有别于被蚊虫叮咬,当跳蚤叮咬人时,会分泌一种出血唾液,破坏人体皮肤的表皮组织,使得被叮咬部位除痛痒外,并出血,在皮肤上留有红点;而且跳蚤叮咬时不仅只叮咬一处,若皮肤上出现两三包叮咬痕迹、疹子排列成一直线及三角形,就可能是跳蚤的杰作,另外被跳蚤叮咬有一特征,由于跳蚤的弹跳只有十几公分高,通常人体被叮咬的部位多在小腿袜管周围。
恙螨体型微小、无翅、六条腿生物,平时潜伏在草丛中,等待动物经过,再伺机附着叮咬,恙螨叮咬可能会引发荨麻疹、丘疹突起、严重骚痒等,若皮肤曝晒在太阳下,会出现皮肤红疹状况。
感染立克次体的恙螨若叮咬人类时,就会将恙虫病传染给人类,多数被恙螨叮咬的患者,会在被咬的部位出现偏深色、不会疼痛的「焦痂」;被咬后患者会产生头痛、咳嗽、发烧、盗汗、结膜充血、淋巴腺发肿大等症状,之后身体会逐渐冒出红色斑状丘疹,并扩散到四肢及头脸。若未经治疗,可能引发血压骤降、休克、肺炎及心肌炎等并发症,致死率甚至高达 6 成。
壁虱体型小,形状像蜘蛛,会紧咬住人的皮肤吸血。壁虱叮咬多数对人体无害,伤口可能红肿发痒,但不须看医生,用尖嘴镊子夹住与皮肤接触的壁虱头部,直接拉出,再以温水和肥皂清洗双手与被叮咬处,并用外用酒精擦拭伤口。
如果在叮咬后 3~32 天出现游走性红斑,并伴随头痛、发烧、淋巴腺肿大、肌肉疼痛、喉咙痛、颈部僵硬等症状就要注意,可能感染莱姆病。
疥疮是因疥虫感染而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疥虫是一种肉眼看不到的皮肤寄生虫,成虫的大小约为 0.3 公厘,寄生在人体皮肤的角质层,特别在人体皱折处及柔软的地方,包括手指间、脚趾缝、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头、阴茎、屁股等。
疥疮最重要的症状就是搔痒,而且是剧痒无比,皮肤表现则非常多样,最常见的就是无数约1~2公厘大小的全身散在性丘疹,偶尔也会看到疥虫在皮肤上挖掘的小隧道,通常这种疾病容易在家中、军队、学校、赡养院等群居生活场所中传染。
「隐翅虫」有夏夜毁容怪客之称,活跃于夏季夜晚,因体液含特殊蛋白质,一旦接触皮肤,将引起皮肤红肿、发炎、溃烂,隐翅虫不会主动叮咬人,除非是遭捏死或拍打,体液沾到人类皮肤才有危害,因此若遇到隐翅虫,只要将其吹走,或用卫生纸赶走就没问题。
由于一般蚊虫叮咬所出现的疹子都是自限性的,时间到了自己就会消失,最重要的是不能用手去抓疹子,否则越抓越痒,甚至变大,不仅疹子好得慢,且万一造成细菌感染、化脓还会产生疤痕。若疹子很痒或痛时,可用冰块冰数来减轻临床症状。如奇痒无比,可给予口服的抗组织胺及外用的类固醇药膏。被昆虫叮到的地方往往在痊愈后留下黑斑,大多数可在几个月内消掉,有的可能要一年才会褪掉。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号,添加朋友,粘贴微信号,搜索即可!